
集團網群

晶昊鹽化,美麗江西綻放的絢麗之花
- 分類:員工園地
- 作者:曾建忠
- 來源:晶昊公司
- 發布時間:2021-08-18 14:52
- 訪問量:
【概要描述】 ?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不管是鐘鳴鼎食,還是粗茶淡飯,人的飲食起居都離不開被用來調和五味的食鹽。
晶昊鹽化,美麗江西綻放的絢麗之花
【概要描述】 ?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不管是鐘鳴鼎食,還是粗茶淡飯,人的飲食起居都離不開被用來調和五味的食鹽。
- 分類:員工園地
- 作者:曾建忠
- 來源:晶昊公司
- 發布時間:2021-08-18 14:52
- 訪問量:
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不管是鐘鳴鼎食,還是粗茶淡飯,人的飲食起居都離不開被用來調和五味的食鹽。然而,因為當時不產鹽的緣故,江西人要吃到鹽十分不易,生活所需的全部用鹽都要從江蘇、廣東、福建等沿海地區運過來,甚至不同的府、縣吃的鹽來自不同鹽場。橫貫湘贛粵三省的“茶鹽古道”,見證了江西人給自己帶鹽的坎坷之路。在革命戰爭年代,國民黨對中央蘇區實行了嚴格的經濟封鎖政策,江西人民與毛澤東領導的紅軍阿哥一道,為了食鹽和國民黨反動派開展了艱苦斗爭。正因為此,1970年4月,毛澤東到南方巡視,路過江西時曾感言道“那時正在打仗,沒有鹽吃,吃了很多虧。”
由于江西每一粒鹽都依賴“外賣”,因此,對鹽孜孜以求、無比珍愛的江西人民,像在冬天盼望飛雪一樣期待大地上能鋪滿鹽晶,從此不再有無鹽可吃的困擾。也許是不忍心這片紅土上的人民受缺鹽之苦,老天饋贈給江西一個大禮包。
時光回轉到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的時代,江西原是一片蒼茫大海,之后由于造山運動,被帶出海平面,地域內的海水匯聚在盆地底部。經過太陽漫長的炙烤,海水逐漸蒸發,析出的結晶堆積,變為鹽湖;隨后鹽湖干涸,化作鹽巖;最后,深藏于地下。直到51年前,這個足夠令全江西人民吃數萬年的清江鹽田被地礦局勘探隊發現,江西晶昊鹽化的前身江西鹽礦,就是在這一基礎上孕育誕生的。至此,江西人民吃鹽難徹底成為了歷史。
上世紀70年代,中國面臨著嚴峻復雜的外部形勢,中央層面實施了“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戰略方針,在各地建立“省自為戰,區自為戰”的工業體系。為了給全省人民和全國同胞提供充分的戰備鹽,江西鹽礦的員工們即便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也個個斗志昂揚,他們發揮沖天干勁搞生產,曬鹽、煮鹽、推鹽,工地上分外忙碌。隨后白花花的鹽晶被當做寶貝儲存起來,等著一輛輛車將它們接走,走向群眾的餐桌。
在江西這片熱土上,天賜良鹽讓人倍感欣慰,鹽礦員工們相信通過自己雙手的努力,可以讓夢想成真。1972年11月12日,鄧小平來到江西鹽礦,看到鹽工們揮汗如雨的勞動場面,他動情地說:"你們的精神太值得學習了!大家現在的工作很辛苦,以后實現了機械化,就好了!"。在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思想的指導下,70年代初,江西鹽礦有了第一口大平鍋;80年代,有了機械化真空制鹽設備;1992年,20萬噸制鹽工程開工建設…江西鹽礦前輩們懷揣著披荊斬棘的創業精神,使江西鹽礦迎來了如火如荼的發展局面。
晶昊人繼承了鹽礦前輩的光榮傳統,舉起實干興企的火把,為市場提供優質、充實、放心的鹽,為人民群眾“鹽”續精彩生活,為江西唱響“綠色發展”主旋律、實現綠色崛起提供“鹽”值擔當,把立足本土、服務大眾、綠色發展融入了晶昊發展的生命。
成立50多年以來,晶昊公司傳承文化基因,精耕細作,開創了融鹽堿鈣、鹽電汽、產銷研為一體的發展模式,著力構建長江以南重要的鹽化工基地。50余年光輝歷史,既是對晶昊非凡業績的肯定,也是晶昊筑夢遠航的新起點。晶昊緊緊抓住擁抱資本市場、實現江西鹽業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全力助推集團公司實施企業上市“映山紅行動”、打響IPO上市攻堅戰。而今,晶昊鹽化又踏上新征程,一朵絢麗多彩的晶昊之花,在贛鄱大地上正悄然綻放。
底部備案
版權所有 : 江西省鹽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贛ICP備15012905號-2 贛公網安備36010802000453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南昌 此網站支持ipv4 ipv6雙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