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團網群

專題欄目
學百年黨史,講紅色故事|西安事變 石破天驚(二十一)
- 分類:黨史故事
- 作者:
- 來源:共產黨員新聞網
- 發布時間:2021-06-22 16:05
- 訪問量:
【概要描述】1935年,中國共產黨發布《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贏得了全國人民的一致擁護。
學百年黨史,講紅色故事|西安事變 石破天驚(二十一)
【概要描述】1935年,中國共產黨發布《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贏得了全國人民的一致擁護。
- 分類:黨史故事
- 作者:
- 來源:共產黨員新聞網
- 發布時間:2021-06-22 16:05
- 訪問量:
1935年,中國共產黨發布《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贏得了全國人民的一致擁護。然而蔣介石卻推行所謂“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一時間海內外群情激憤,多方勸其改弦易轍無果。
1936年12月12日,為了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張學良、楊虎城扣留了蔣介石以及正在西安的國民黨高級將領陳誠、衛立煌等10多人,并立即向全國發出通電,提出八項主張,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事變發生后,引起了國內外各種政治勢力的強烈反應,形成了極其錯綜復雜的緊張局面。中共中央及時分析了國內外形勢,從民族大義出發,堅決主張和平解決這次事變。應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的邀請,中共中央派出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代表團前往西安,商談事變解決辦法。
12月23日,周恩來與張學良、楊虎城同南京政府代表宋子文舉行談判。周恩來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六項主張,經過多輪談判,南京方面基本同意接受這些主張,于24日達成了以周恩來提出的六項主張為基礎的協議。
24日晚,周恩來會見蔣介石,再次向他闡明中國共產黨團結抗戰的真誠愿望,尖銳地指出,目前的形勢是非抗日無以圖存,非團結無以救國;堅持內戰,必自速其亡;只有放棄“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才是唯一的出路。蔣介石表示接受談判達成的協議,同意“停止‘剿共’,聯紅抗日”。在什么條件下可以釋放蔣介石的問題,東北軍高級將領中爭論很激烈。張學良認為事態嚴重,惟恐夜長夢多,決定盡快把蔣介石放走。12月25日下午,他在沒有和周恩來商量的情況下,親自陪送蔣介石回南京。至此,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西安事變的發動與和平解決,是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大勝利;使面臨危亡的中華民族,終于實現了由內戰到團結抗戰的歷史轉變。
正如毛澤東所說的:“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了時局轉換的樞紐:在新形勢下國內的合作形成了,全國的抗日戰爭發動了。作為西安事變發動者的張學良、楊虎城兩將軍,是功不可沒的。
西安事變及其和平解決在中國社會發展中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它的發生及和平解決,基本結束了長達十年的內戰,開始了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開啟了雙方一致抗日的新階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日熱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戰的基礎,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底部備案
版權所有 : 江西省鹽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贛ICP備15012905號-2 贛公網安備36010802000453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南昌 此網站支持ipv4 ipv6雙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