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團網群

專題欄目
學百年黨史,講紅色故事|瓦窯決策 聯合抗日(二十)
- 分類:黨史故事
- 作者:
- 來源:共產黨員新聞網
- 發布時間:2021-06-22 15:59
- 訪問量:
【概要描述】 ?“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以吞并華北五省為直接目的,加緊侵略華北,中國人民掀起了抗日民主運動新高潮。
學百年黨史,講紅色故事|瓦窯決策 聯合抗日(二十)
【概要描述】 ?“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以吞并華北五省為直接目的,加緊侵略華北,中國人民掀起了抗日民主運動新高潮。
- 分類:黨史故事
- 作者:
- 來源:共產黨員新聞網
- 發布時間:2021-06-22 15:59
- 訪問量:
“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以吞并華北五省為直接目的,加緊侵略華北,中國人民掀起了抗日民主運動新高潮。在中華民族危機日益嚴重,抗日救亡運動重新高漲的形勢下,迫切要求對日本進攻以來的國內形勢作一次正確的分析,制定黨在新形勢下的策略和政策,糾正嚴重存在的“左”傾關門主義。為此,根據共產國際七大的決議,中共中央于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陜北瓦窯堡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即“瓦窯堡會議”。會議由張聞天主持。參加會議的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和其他有關人員有毛澤東、周恩來等10多人。
會議主要分析了華北事變后國內階級關系的新變化,討論了關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抗日聯軍和國防政府等問題,批判了黨內長期存在著的那種認為不可能爭取民族資產階級與中國工人、農民聯合抗日的“左”傾關門主義的觀點,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
決議認為,當前民族矛盾已上升為主要矛盾,民族革命的新高潮推醒了工人階級和農民中的落后階層;廣大的小資產階級群眾和知識分子已轉入革命;一部分民族資產階級,許多鄉村富農和小地主,甚至一部分軍閥也有對革命采取同情中立的態度以至有參加的可能。黨應該采取各種適當的方法與方式,去爭取這些力量到反日戰線中來。
會議通過《中央關于軍事戰略問題的決議》,提出紅軍行動的戰略方針是:把國內戰爭同民族戰爭結合起來,準備直接對日作戰力量和猛烈擴大紅軍。會后,毛澤東作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進一步從理論和實踐上闡明了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方針。
瓦窯堡會議是從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到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召開的一次極為重要的會議,是遵義會議的繼續和發展。它總結了兩次國內革命戰爭的基本經驗,批評了“左”傾關門主義,解決了遵義會議沒有來得及解決的黨的政治策略問題,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路線,有力地推動了全國抗日民主運動的發展。從而使黨在新的歷史時期將要到來時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動權。這有力地表明,中國共產黨在總結革命中的成功和失敗的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已經成熟起來,能夠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創造性地進行工作。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底部備案
版權所有 : 江西省鹽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贛ICP備15012905號-2 贛公網安備36010802000453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南昌 此網站支持ipv4 ipv6雙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