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團網群

決戰濕煤季
- 分類:員工園地
- 作者:趙博淵
- 來源:富達公司
- 發布時間:2021-04-27 15:49
- 訪問量:
【概要描述】“連正常的吃飯時間都保證不了,斷了煤就得操家伙兒上?!蹦呐率逻^境遷一個月,生產已大體平穩,富達鹽化公司檢修班長曾國輝提起過去的一個月仍記憶猶新,不免感慨萬千。
決戰濕煤季
【概要描述】“連正常的吃飯時間都保證不了,斷了煤就得操家伙兒上?!蹦呐率逻^境遷一個月,生產已大體平穩,富達鹽化公司檢修班長曾國輝提起過去的一個月仍記憶猶新,不免感慨萬千。
- 分類:員工園地
- 作者:趙博淵
- 來源:富達公司
- 發布時間:2021-04-27 15:49
- 訪問量:
“連正常的吃飯時間都保證不了,斷了煤就得操家伙兒上。”哪怕事過境遷一個月,生產已大體平穩,富達鹽化公司檢修班長曾國輝提起過去的一個月仍記憶猶新,不免感慨萬千。
暮春三月,鶯飛草長,正是攜伴出游,野足踏青的好辰光,但是對于富達鹽化這樣的生產企業,卻成了苦不堪言的壞時節。春暖返潮,煤濕而黏,容易導致斷煤,對涉煤設備有著負面影響,是核心設備鍋爐平穩運行的一大障礙。熱電車間的漢子們在過去的一個月中,與濕煤斷煤問題來了一場硬碰硬的決戰。
煤炭一小塊,問題一大堆
站在給煤機落煤口上方,隔著外部觀測孔的玻璃,可以清楚地看到固狀的煤?;熘勰畹拿簤m,呈現出一個扇面,源源不斷墜入爐膛的火焰。這是輸煤的正常狀態。一旦看到扇面消失或是變得稀疏,通常就是斷煤的信號。
輸煤看似簡單,學問不小,煤質好壞、輸送快慢都會影響燃燒效果,繼而影響蒸汽產量和質量。然而,濕煤斷煤這種事兒,光靠精細操作無法根絕。提起煤炭的事兒,從生產技術部到熱電車間,大家伙七嘴八舌,有許多話要講。
“煤濕,黏性重,容易堵,就需要爬上煤機去捅煤。”說話的是鍋爐操作工。富達歷來爐機電一體,三個工種全放在一個主控室,一個蘿卜一個坑,既要盯盤,又要疏通堵煤,工人的勞動負荷瞬間暴增。
煤炭從煤棚出來,經皮帶機輸送到熱電車間,再經螺旋給煤機勻速落入爐膛。理論上,中途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出問題。譬如給煤過重,皮帶承載不起,會停滯。而給煤機工作空間小,易堵,煤集中在煤斗,黏在斗壁上落不下,更易堵。煤炭干燥時,一切正常,一旦煤濕,處處示警。如果斷煤久而難決,為避免空燒,唯有壓火甚至停爐。
“不單單堵煤斷煤的問題。”技術員出身的生產技術部長黃玖玖深知濕煤的危害性:“濕煤就算勉強落進爐膛,煤濕水分多,很難充分燃燒,爐溫也偏低,不僅產汽變少,還有結焦的風險。”
以上僅僅是對生產的直接影響,安全環保部同樣有話要說:“如果煤濕,燒出來的煤渣難達標,而且硫含量一多,進入脫硫塔,和石灰反應后產生的硫酸鈣量也更多,環保的壓力噌噌噌地漲。”
真可謂是,煤炭一小塊,問題一大堆。
問題,是用來解決的
有問題,怎么辦?“當然是想辦法解決唄!”對此,熱電車間的漢子們說得風輕云淡,仿佛這就不是個事兒。
保障輸煤順暢最奏效的方法是派人堅守,但這也是最累的方法。在煤質趨穩的情況下,一般是由煤炭供應商派人在鍋爐平臺上守著,時刻觀測輸煤情況。但在濕煤斷煤問題最突出的三月末四月初,都是熱電車間的工人日夜守候。守護者中有運行、操作人員,但考慮到運行的平穩性,更多時間都是由車間下轄的檢修班負責守護。
車間里的檢修人員,某種意義上就是救火隊的角色,每個人都是技術過硬的骨干。提起三月末四月初那沒日沒夜大干的種種,資深檢修工習建平半開玩笑的說,“我們就是那黑臉的包公!”在一次大家分組輪流堅守長達三十個小時的過程中,資深檢修工習建平習慣性地抹了把額上的汗水,混著手上的油泥,黑臉瞬間成了半花臉,他說,“煤濕對機械影響大,煤本身就重,水分一多更重,不管是碎煤的錘頭,還是輸煤的振動篩,別看都是鋼鐵制品,只要煤濕帶不動,機械又還在施力,和煤直接接觸的部件就容易磨損、變形。我們就是要像包公探案一樣發現真相,然后解決問題!”
“碎煤機通過掛錘轉動碎煤,碎煤經過篩板分離出顆粒和粉末,最后攪在一起輸送到鍋爐。錘頭本就容易磨損,煤一濕,更嚴重。”說起自身專業的東西,習建平便如數家珍。他舉了碎煤機的例子,碎煤機屬于大件設備,每次拆除都很費時費力,檢修一次通常需要五六個小時。至于給煤機這種中小型設備,振動棒、篩出故障在濕煤季節更是家常便飯,習建平就數次處理過給煤機軸變形松脫的故障。
“檢修考驗的不單是技術和頭腦,更挑戰意志和耐力。”習建平如是總結道。
一切向標桿看齊
熱電車間干部,從三月二十五日斷煤頻頻告急起,直到生產重歸穩定,都做到每時每刻始終有人在現場。他們有時坐鎮主控室,有時蹲守給煤機旁,有時協助檢修,輸渣不及時甚至輕裝上陣,和工人一起人工拖運煤渣??傊?,無論形勢多嚴峻,干部和黨員始終奮戰在第一線,敢為人先,持之以恒,不敢有絲毫懈怠。
“很辛苦吧?”
對于這個有些例行公事的問候,檢修班的漢子們仍只是簡單地“嗯吶”了一聲,風輕云淡,仿佛這就不是個事兒。
“這個季節每年都有一回,早習慣了。”班長曾國輝說。
老檢修工胡靜濤似乎不太習慣大庭廣眾下開口,有些發窘地撓了撓頭,“高大上的話我也講不出,反正跟著車間領導做就是。他守機器,我就巡檢;他用扳手,我就用螺絲刀;他拖渣,我就修設備。”
將在做,兵在看,只要干部黨員帶了好頭,員工自然會見賢思齊,一切向標桿看齊。在這個難耐的濕煤季,問題突發性強,臨時有問題,臨時叫人,檢修班的漢子們真正做到了隨叫隨到,毫無怨言,可謂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則必勝。
這或許是從業多年養成的職業操守使然,但若無以廠為家的高度忠誠和對企業的向心意識引領,沒有一股迎難而上的擔當精神和兩手水來土掩的過硬技能依托,這個濕煤季注定難熬無果。濕煤季難熬,非常難熬,但富達人面對艱難困阻,終究狹路相逢勇者勝,有驚無險、安然度過。
走出車間,兩旁的樹木身姿挺拔,正對著當空烈日,昂揚而倔強地挺立著,綠蔭疏淡,但已成團,盡顯盎然生機。我想,這富達的樹大概就是富達的人和精神的象征吧?
底部備案
版權所有 : 江西省鹽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贛ICP備15012905號-2 贛公網安備36010802000453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南昌 此網站支持ipv4 ipv6雙向訪問